【2025最新】借款詐騙案例與防範技巧完整解析
- 20–30 歲學生及上班族:急需小額資金,易受「免保人、免利息」廣告吸引。
- 40–50 歲小商戶:週轉困難時,容易被「快速放款」誘騙。
- 長者:被假冒銀行或投資顧問以「高利投資」引導借貸。
- 要求先付款或保證金 → 高度可疑
- 廣告過於誇大 → 「免利息、免保證人」需特別留意
- 無官方網站與實體地址 → 可能是假平台
- 合約條款含糊不清 → 隱藏手續費陷阱
- 借款前,務必查證是否為合法金融機構。
- 永遠不要將 OTP、帳號密碼提供給第三方。
- 簽約前要求完整費用試算,避免被額外收費。
- 保留所有通訊紀錄與轉帳證明,以便報案。
- 多比較至少三家方案,選擇透明機構。

【2025最新】借款詐騙案例與防範技巧
借款市場的蓬勃發展帶來更多選擇,但同時詐騙風險也大幅增加。根據 2024 年警方統計,與「借貸」相關的詐騙案件在全台成長 23%,尤其是學生族群與急需資金的小商戶最容易中招。 本文將整理 2025 年常見借款詐騙案例,從假冒銀行客服、假借貸平台到當鋪陷阱,再搭配具體數據與三大實際案例,教你如何識破陷阱並建立安全借款觀念。
📂 相關分類: 當鋪|流程與費用、 雲林・嘉義・台南借錢需求
2025 借款詐騙現況與數據
根據刑事局統計,2024 至 2025 年間,涉及「假借貸詐騙」的報案案件超過 6,800 件,總金額突破 35 億元。 其中最常見的族群是:

常見詐騙手法解析
詐騙手法 | 常見話術 | 防範方式 |
---|---|---|
假借貸平台 | 「先匯保證金才能核貸」 | 合法金融機構絕不要求預付手續費 |
假冒銀行客服 | 「需要驗證帳號,請提供 OTP」 | OTP 僅限本人操作,勿外洩 |
高利息當鋪陷阱 | 「免利息,手續費另計」 | 簽約前確認總費用年百分率(APR) |

三大真實案例分享
案例一|學生小美遇到「免利息貸款」
小美在社群上看到「免利息、快速撥款」的廣告,點擊後下載一個 APP。對方要求她先支付 3,000 元保證金,聲稱一週後會退回並撥款。但小美匯款後,對方立即失聯。此案例顯示學生族群因急需資金,常忽視風險。
案例二|小商戶老張被「快速核貸」誘騙
老張經營早餐店,因原物料成本上升急需 20 萬週轉。他在網路上找到自稱「快速核貸」的中介。對方要求先支付「信用審核費」5,000 元才能進行放款。老張信以為真,最後不僅沒拿到錢,還損失手續費。
案例三|長者王伯伯的 OTP 陷阱
王伯伯接到自稱銀行客服的電話,要求提供簡訊 OTP 以「驗證帳戶安全」。不久後,他的存款被盜刷。這是典型的 OTP 詐騙案例,提醒大家 OTP 永遠不該透露給任何人。

如何辨識高風險借款
借款防詐技巧清單
延伸閱讀推薦
常見問題(FAQ)
Q 借款詐騙最常見的手法有哪些?
A:包含假借貸平台、假冒銀行客服以及高利息當鋪陷阱。
Q 合法金融機構會要求先付款嗎?
A:不會,任何要求先付保證金的都是高風險訊號。
Q 學生族群該如何防範詐騙?
A:避免被「免利息、快速撥款」廣告吸引,應查證平台合法性。
Q 碰到可疑借貸廣告該怎麼做?
A:立即停止聯繫,保留證據並通報警方或 165 反詐騙專線。
Q OTP 詐騙是什麼?
A:詐騙集團要求提供簡訊驗證碼,藉此盜刷帳戶。
Q 有什麼方法檢查借款平台是否安全?
A:查看是否有金管會核准,並確認是否有實體辦公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