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最新】借款額度計算方式與影響因素完整解說
- 月收入:收入越高,額度越大。
- 信用分數:台灣常見使用 JCIC 聯徵中心信用報告,分數越高越容易獲得高額度。
- 工作穩定性:正式員工、年資長者額度較高,自由工作者或臨時工可能受限。
- 既有債務:若已經有房貸、車貸,額度會被壓縮。
- 擔保與保證人:有房產或保證人可增加額度。
- 保持良好信用紀錄,不遲繳帳單。
- 降低負債比,先償還部分高利貸款。
- 適度增加財力證明,如保險、存款。
- 考慮有擔保貸款,以提高額度。
- 分散申貸管道,避免一次申請過多造成信用分數下降。

【2025最新】借款額度計算方式與影響因素完整解說
導言摘要:申請借款時,許多人會好奇「我到底可以借多少?」借款額度並非隨意決定,而是銀行或放款機構根據借款人的收入、信用評分、負債比率及工作穩定性等條件計算出來。2025 年,隨著數位金融工具與 AI 風控普及,額度計算方式比以往更精細。本文將完整說明借款額度的計算公式、影響因素、常見誤區,以及提升額度的技巧,並結合案例與數據,幫助你全面理解。
借款額度的核心計算方式
借款額度通常由「收入負債比(DTI, Debt to Income Ratio)」決定。一般而言,銀行會將借款人的月收入乘上一個可承受比例(約 30%–50%),扣除既有貸款,再決定可新增的借款額度。
例如:月收入 60,000 元,允許的負債比為 40%,則可承受還款額為 24,000 元。若利率為 6%,期數 5 年,換算下來的貸款額度大約落在 120 萬–150 萬元之間。

影響額度的主要因素

表格比較:不同收入層級額度範例
月收入 | 允許負債比 | 可承受月還款 | 估算借款額度 |
---|---|---|---|
30,000 元 | 35% | 10,500 元 | 約 50–60 萬元 |
50,000 元 | 40% | 20,000 元 | 約 100–130 萬元 |
80,000 元 | 45% | 36,000 元 | 約 200–250 萬元 |

三大案例分享
案例一|年輕上班族小陳
小陳月薪 35,000 元,信用紀錄正常。銀行初步核算額度僅約 60 萬元,但他選擇提供父母房產作為擔保,最終額度提升至 120 萬元。此案例顯示擔保品的重要性。
案例二|自由業設計師阿美
阿美月收入不穩,年收入約 80 萬元,但因報稅金額偏低,銀行僅核給 40 萬元額度。後來她透過 P2P 平台,以作品接案紀錄佐證,額度提升至 80 萬元。這說明替代性信用評估的重要性。
案例三|企業主管阿德
阿德月薪 120,000 元,已持有房貸,每月需還 30,000 元。雖收入高,但因負債比偏高,額度僅核給 150 萬元。後來他選擇部分提前還款房貸,降低負債比,再次申請時額度提升至 250 萬元。
提升額度的實用技巧
延伸閱讀推薦
常見問題(FAQ)
Q 借款額度與收入成正比嗎?
A:大致成正比,但還需考慮負債比與信用分數。
Q 為什麼收入高但額度不高?
A:可能因負債比過高或信用紀錄不佳。
Q 自由工作者怎麼提高額度?
A:可透過報稅紀錄、收款紀錄或 P2P 平台信用評估。
Q 是否能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貸?
A:可以,但過多查詢會影響信用分數。
Q 有擔保貸款一定額度較高嗎?
A:通常是,但需評估擔保品價值與風險。
Q 借款額度會因經濟環境變化而調整嗎?
A:會,例如通膨或政策收緊時,銀行會收縮額度。